返回上一级

第四十一章 焉支山的动人传说 (1/2)

点击进入首页
换源:
节点一 ↓

张骞来到金骝马的跟前,一把抓住马辔头,用手抚摸着金骝马的脖颈说:“这是谁的坐骑?”

我说:“它是我们刚从狼嘴里夺回来的。”

张骞说:“梦壮士,你可知道这是一匹什么马吗?”

鲍云鹏抢着说:“不就是一匹战马嘛!”

“它可不是一匹普通的战马。”张骞说道,“这是一匹汗血宝马,本名叫阿哈尔捷金马,被当今圣上封为天马。你们看,它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它的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可日行千里。流出的汗液嫣红似血,故称汗血马。敦煌有个囚徒叫暴利长,在当地捕获一匹汗血马献给了圣上。圣上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并作了一首诗歌咏之,‘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的友’。由此可见,汗血马有多么珍贵。”

鲍云鹏闻听,后悔的直跺脚。端木凌子却高兴地跑过去,情不自禁地抚摸着金骝马的头。我更是兴奋的不行,站在那里不错眼地瞅着金骝马直笑。说话间,四人又坐在了篝火旁。

“张大人,”我说道,“您出使西域,一定有不少见闻吧?”

端木凌子也说:“那一定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事儿。张大人,讲给我们听听吧!”

“好,我就说几件给你们听。”张骞侃侃而谈,“西域有大小三十多个国家,绝大多数都希望同我大汉帝国交往,并愿意成为我朝的属国。这些国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大宛国不但盛产葡萄酒,而且是天马的故乡;于阗国盛产玉石,她西面的河向西流,东面的河向东流;传说,浩淼的罗布泊水经过暗河,往南流出地面,就是黄河的源头;条枝国离安息国西边数千里,生产一种大鸟,产下的蛋就像瓮一样大。”

我和端木凌子、鲍云鹏闻听,不禁发出一阵唏嘘声。

张骞接着讲道:“风光秀丽的天山上有一座湖,清沏明净,传说那是西王母沐浴的地方;楼兰国的姑娘一支花,不知迷倒了多少过往的客商。”

鲍云鹏顿时来了情绪,说:“楼兰国的姑娘,真的那么漂亮吗?”

张骞笑着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端木凌子挖苦地说:“鲍云鹏,没抢着阿孜古丽,不再后悔了吧?不然的话,有朝一日到了楼兰国,你就只能干瞪眼啦!”

鲍云鹏听了也不气恼,反而倒嘿嘿地笑了起来。

端木凌子说:“叫我说到心坎里去了吧?”

鲍云鹏脱口而出:“我就不信楼兰国的姑娘比你还酷!”

“酷?”张骞不解地问,“酷是什么意思?”

我说:“就是帅呆啦!”

张骞摇摇头,说:“我还是不明白,你们到底讲的是哪里的方言?”

端木凌子说:“标准的普通话呀!”

“看起来,我永远也弄不懂你们。”张骞说道,“刚才探马来报,说休屠王在焉支山休整人马,霍将军决定进攻焉支山,重创休屠王。”

我随口吟道:“胡马,胡马,远放焉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张骞连声赞道:“好诗!好诗!”

端木凌子说:“大人,这不是诗,是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

张骞问道:“韦应物是谁?”

端木凌子说:“他是唐朝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张骞有些疑惑地摇了摇头,没有再问下去。

我连忙把话叉开,说:“记得有一本书记载,‘北方有焉支山,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又说,‘焉支山,原名胭脂山,或燕支山’。焉支山峰峦叠嶂,林海莽莽;奇石耸峙,溪流淙淙。冬天白雪覆盖,夏天繁花似锦,景色非常秀丽。张大人,这没有错吧?”

张骞说道:“焉支山是匈奴语,‘焉支’与‘阏氏’同音。‘阏氏’在匈奴是皇后、王妃、妻子的意思。焉支山,就是母亲之山、王后之山的意思。而胭脂山,则是汉语的谐音字。你所说的‘红蓝草’,当地俗称‘胭脂花’、‘指甲草’。匈奴女子非常喜欢打扮自己,用它来敷面染指甲。关于胭脂山,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端木凌子说:“张大人,那个传说一定非常动人,给我们讲讲吧!”

“好吧,我就讲给你们听。”张骞说道,“在很久很久以前,焉支山下住着一对夫妻。妻子临分娩的那天夜里,梦见院内开满了鲜艳的胭脂花,随后便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取名胭脂。有一年春季,瘟疫大流行,村里的人都病倒了,唯独胭脂姑娘没有得病。她为了救乡亲们,便在山坡上凿出一眼山泉。清亮的泉水流进山坳里,汇聚成一个湖泊,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百花池’。人们喝了山泉水,疫病解除了。山泉滋润的山野,开遍了胭脂花。人们为了纪念胭脂姑娘,就把那山叫做胭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