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第6章: 800年大周2继承者 (1/5)

点击进入首页
换源:
节点一 ↓

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后跟方孝孺谈话的那段史料的时候我还有点云里雾里。

方孝孺问朱棣,你小子来干嘛?

朱棣说我来仿效周公辅政啊!

方孝孺很不屑的说:那成王在哪里?

自焚死了!

那成王的儿子呢?

孩子还小,国家要年长的领导人。

那成王的弟弟呢?

方孝孺差点就把学习不是很好的朱棣给逼死。

看这段对话的时候我就在想,成王是谁?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成王就是周成王,周公就是周公旦。

周公之所以能够名垂史册那也不是说说的啊!

姬发死了,于是他打下来的江山就就传到了儿子姬诵手里,这就是周成王。

成王继位的时候差不多是14岁,年纪很小。

不过他运气比较好,有个能干的叔叔,还有个有权有势有头脑的外公。

叔叔就是周公旦,他在自己的哥哥去世后看了看四周,觉得自己的那些个兄弟们不是很安分,于是就帮助自己的这个大侄子代理朝政。

他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代天子摄政的诸侯,或者说王爷。

而成王的外公,就是远在东方的齐太公,姜子牙。

在这两个强力后盾的支持下,刚刚建立的大周王朝继续向前发展。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叛乱还是发生了。要是武王姬发知道叛乱的是是他当初心一软没杀的武庚,我想当初他会毫不犹豫的杀了武庚。

而跟武庚一起造反的还有他的那几个本来被武王派去监视武庚的几个弟弟们。

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旦是什么人?那是跟着自己二哥征战天下伐纣灭商的高级领导人。长得帅,有能力。

于是在他的领导下,三监之乱很快被平定,武庚被杀,弟弟流放。稳定了刚刚建立的周朝。

可以说没有周公就没有后来的大周王朝。

平定了叛乱后,摄政王周公就开始制定礼乐,完善了武王制定的礼乐制度。

周成王是幸运的,这个摄政王叔叔是真的为了他好。

在当了七年的实际天子后,周公退休了,把权力还给了周成王。

而他这个大侄子也很够意思,让周公回到了曲阜,也就是山东。给了他非常大的一块地养老。

同时给了他一千两的战车,可以说非常够意思。

最大的恩赐还要说对周公的地位的认可,他对鲁国的国君,也就是周公的后人说,以后你们祭祀我叔叔不能用诸侯的礼仪。鲁国的国君一听懵了。

不能用诸侯?那用什么?

周成王补充说,你们要用天子的礼仪祭祀。

这下子大家都傻眼了,大王真是个厚道的人啊!

从此之后天下归心,大周朝着盛世迈进。

成王亲政后,把首都迁从镐京迁到了洛邑。经过八个月的新建,在周公的规划和监督下,新的都城建造而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洛阳。

成王迁都这个不是什么传说,这个是有历史依据的。

上个世纪6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只尊。就是一个祭祀用的礼器。

那上面有明确的记载成王迁都的事情。“迁宅于成周”“宅兹天朝,自之乂民”这样的子。充分说明成王迁都是真事。

而天朝这两个字,也是最早出现在这里。

天朝的古文意思是中心之国,也就是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那时候洛邑,也就是出土铭文里面说的成周,古人把那时候的首都称之为天朝。

成王在位时间不短,但是因为他登基时间太早,所以也就活了30几岁,在位22年,差不多36岁就没了。

而他的继承人就是他的太子姬钊,史称周康王。

自己这个儿子比较小,所以成王跟自己老爸一样派了几个人为自己儿子保驾护航,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召公和毕公。

这两位可不是闲人,他们可是武王姬发和周公旦的兄弟,是成王的叔叔,康王的爷爷辈的老领导。

这两个老领导也是好领导,反复的告诫自己的这个侄孙,要他好好当老大。

周康王也很给力,他十分的虚怀纳谏,将自己老爸留给自己的周朝带上了富足清明的道路。

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俩的时代为“成康盛世”,史料记载是四十年不动刑罚,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社会相当稳定,

他死后,周朝的江山传到了他的儿子姬瑕手里。

周朝的江山传到了他姬瑕手里。

这孙子算是太平天子。

继位的时候手里握着老爸和爷爷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